• “地震は必ず来る、しかしいつ来るかはわからない”(地震必至,然其时未知)

post-image

今日全球地震动向及JCERI例行发布

今天全球地震活动相对活跃,根据最新监测数据,全天已记录到1次6级以上地震、8次5级以上地震,以及54次4级以上地震。 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包括......

post-image

异常信号已现,未来数周是重要观测窗口期

鉴于日本地震相对静默状态持续已4周,而在今年日本各大地震带陆续进入了活跃期的背景下,这种静默尤其值得关注。 从日本气象厅(JMA)和USGS的数据来看,8月初以来存在一定程度的地震活动减弱迹象:除了吐噶喇列岛周边海域的低强度群震外,其他主要断层带的M4+级地震频率明显低于今年平均水平。

post-image

解锁地震风险新视角:指数背后的颗粒化革命

作为全球首个大地震风险指数,JCERI并非简单的地震预测,它无法也不会象网络上各类装模作样、甚至装神弄鬼的所谓地震预测一样,预告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震。事实上,人类目前的科技是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地震预测的,因此所有这类预测都是在打擦边球或者瞎蒙,而一旦蒙对了一次(哪怕只是擦到边),这些人就会拿来吹嘘一辈子。而JCERI所做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科学视角:对地震风险评估的“颗粒化革命”。

post-image

7小时内多板块南北三响:巧合?连锁反应?

东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之后,在不到7小时的时间内,日本从南到北发生了3次地震,且3次地震的震级都在4级以上,最大震度都是2。就地质构造带而言这3次地震并无直接关联性,但这从南到北的3次同步共震,真的纯属巧合吗?

post-image

南海海槽地震预警,日本将提前撤离52万居民

日本内阁府今日发布调查数据结果:若发布“南海海槽发生8级以上巨大地震,需警惕后续更大震级地震”的南海海槽地震临时预警信息(巨大地震警戒),全国地方政府要求海啸高风险区域居民进行一周事前避难的人数将至少达52万余人。

post-image

日向滩今晨5.8级地震,会触发更大地震吗?

今天早晨(8月17日东京时间6:13)日向滩发生5.8级地震,最大震度4,震源深度为0,九州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宫崎县震感最强,多地震度4。

post-image

罕见:24小时日本全境地震0记录预示了什么

日本日均发生有感地震约12次,但从昨天(东京时间8月7日16时45分)与那国岛近海5.7级地震到今天(东京时间8月8日16时58分)熊本县2.3级地震之间,整整24小时日本全境无地震记录。这种情况在日本地震记录中是非常罕见的。根据JCERI系统的地震监测历史数据统计,近十年这种0记录的地震静默日此前只出现过2次:

post-image

11月,比大地震更危险的巨大灾难即将发生?

曾长期担任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哈维·勒布是世界顶尖天文学家,其团队近日发表论文宣称今年7月1日新发现的慧星3I/ATLAS可能是带有敌意的外星飞船,或将在11月袭击地球。

post-image

海啸走了台风来了,三重地震揭示板块新危机

堪察加8.8级地震引发的环太平洋海啸警报于今日(8月1日)全面解除。日本岩手县实测最高浪高1.3米,台湾兰屿仅0.12米,未造成重大损失。今日8时24分发生于三重县远州滩(爱知县交界处)的4.6级地震,震源深度340km。虽无海啸风险,但揭示南海海槽应力异常。

post-image

埼玉县八潮市恐怖意外事件背后的地震灾难链

2025年1月28日,埼玉县八潮市发生了一件诡异而恐怖的意外事件:一个十字路口,大白天路面突然塌陷,一辆急驶而过的卡车被当场吞噬,随着救援队的救援工事展开的同时,塌陷的洞穴又发生了数次塌陷,并在数日后形成深达数十米的“天坑”,救援队最终历时3个多月,才从“天坑”中一个下水道的管道中“救”出掉落的卡车司机遗体,周边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因此次事件瘫痪数月之久。试想一下: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都会突然塌陷的土质,若遭遇地震,又将发生怎样的链式反应和灾难性后果?

post-image

日本发布全球首个城市级别大地震风险指数

2025年7月25日,JCERI正式发布了日本1741个二级行政区(市町村)的大地震风险指数,这也是全球首个城市级别大地震风险指数,JCERI的城市指数英文缩写为JcERI(第二个字母c小写)。

post-image

7月窗口期:日本多地单日内连发4级地震

7月21日,日本全国从南到北都步入了酷暑天气,尤其是历年都是避暑胜地的北海道,更是接连多日创下37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就在气温如火如荼的同时,日本的地震风险也在同日迎来了7月的小窗口期。 窗口期前三日尚且平稳,鹿儿岛吐噶喇群震趋缓,全境没有5级以上地震,仅窗口期首日北海道的浦河冲发生过一次4.1级地震。

post-image

吐噶喇群震风险缓解,鹿儿岛指数部分回落

截至7月23日,吐噶喇群岛累计地震超2200次,单日频次从峰值183次(6月23日)已连续多日降至个位数。 综合多维监测数据研判,JCERI确认“吐噶喇群震活跃期已过”,群震引发更大地震的风险暂时缓解,但当前的数据尚不能确认风险完全解除,未来数月内仍有引发6级以上地震的风险。

post-image

堪察加半岛连发强震,与千岛海沟有直接关联

堪察加半岛今日(2025年7月20日北京时间下午2:28)发生7.0级地震,并在不到1小时内接连发生了4次强震,主震规模达7.5级,发生于下午2:49,震源深度约20公里。本次震中位于堪察加半岛东岸,紧邻千岛海沟北端,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属同一地质活动系统。

post-image

北段异动,南段高危:北海道地震风险最新解析

作为日本的避暑胜地,北海道深受日本海内外游客青睐。 但和静冈、大阪、鹿儿岛等日本热门旅游地一样,北海道也面临着大地震的较高风险。 西海岸主要有来自日本海盆缘断层带(奥尻海岭周边)的威胁,如1993年7月12日的北海道南西沖地震(M7.8),这是日本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海盆缘逆断层型海啸地震”之一,直接导致奥尻岛大规模海啸灾害和火灾,死亡人数230人。

post-image

下半年首个窗口期来了,下周赴日留意指数波动

依据断层耦合、板块库仑应力、火山活动、高频度群震及区域引力场等多项监测数据的综合计算评估,JCERI确认了下半年首个窗口期为7月21日至24日,南北多个区域的指数在此期间将有小幅波动。

post-image

JCERI今日解除冲绳旅游警示

基于多维监测数据的敏捷算法,JCERI今日解除了冲绳县的旅游警示,但冲绳目前的风险值本身仍然处于“中转高”等级,请大家依据自身情况和自我判断制订相对安全的赴日行程。

post-image

印尼不明地震系火山喷发,全球震火联动增强

今天中午12:10,印尼发生不明地震,之所以称为不明地震,是由于各国地震监测机构记录下的本次地震的数据均为:震级不明、震源深度不明。

post-image

吐葛喇,在颤抖中绽放美丽的孤绝离岛

北纬29度,太平洋板块在此俯冲——半个月,1023次震颤。 吐葛喇列岛——远离九州250公里的孤绝离岛...... 震颤非为毁灭,而是孤岛活着的证言。 明天,让我们共同见证历史——再次见证科学击败玄学的历史!

post-image

7.5大地震预言成了科盲的狂欢,JCERI全拆解

龙树谅在《我所看见的未来》(顺带吐槽:这漫画功底堪称灵魂画手)中描述:“日本-菲律宾间海底爆炸,引发90–120米海啸,台菲陆地抬升相连”。这本是一个梦呓式预言,更可笑的是,借着这个梦呓式预言,众多自媒体博主凭着可怜的地震知识,发挥无穷之想象打造了一场科盲的狂欢。